栏目导航

供电所上“云端” 服务靠“指尖”

文章出处:资质荣誉 发表时间: 2024-02-06 00:25:54

  供电所作为电网管理单元的最末端,是客户服务的第一线,更是电力建设和电力服务中最为基层的组织和力量。因此,供电所建设一直以来,都是电网数字化转型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国网宁夏宁东供电公司依托数字化建设,以所属花马池供电所作为数字化供电所综合示范建筑设计企业,通过深入落实数字转型赋能行动,充分激发基层单位创新活力,加快推进全业务、全环节数字化转型,为基层工作减负增效,不断的提高客户的数字化服务体验。

  在国网宁东供电公司盐池县供电公司花马池供电所数字运营监控平台上,清晰显示着供电所重点指标概况,以及辖区内线损异常、低电压、重过载、三相不平衡等分析数据。

  “运营监控平台将原先分散在各系统各模块的零散数据来进行挖掘整合,变成了更加直观可视的分析数据来进行展示。”花马池供电所的李峥嵘说,以前要了解供电所的运营情况,必须要专责定期制作报表进行汇报,有了平台以后,他们供电所生产经营的状态通过平台就能实现集中掌握,对于其中关键性的数据和完成情况,可以每时每刻查看,出现不正常的情况还能及时发现。

  同时,数字供电所系统还实现了安全工器具的智能管理。在该所的安全工器具仓库,需要领用的工器具通过感应区进行扫描,系统立刻自动记录了显示工器具库存、安全试验周期信息等信息,彻底告别了以前手写登记的方式,也让供电所工器具管理长期存在的配备量不足、超期使用、超期不归还、工器具应带未带等问题得到解决,安全管理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智慧备品备件、安全工器具管理柜数字化改造,运用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花马池供电所建成了“RFID电子标签+图形+人脸识别”的施工工器具室、备品备件室,打造智能工器具柜等数字化仓储设施,实现物资精准定位、快速领取,逐渐增强了各类电力施工项目现场的风险防范能力,筑牢电网安全生产基础。

  “供电方面的速度现在慢慢的变快了,早晨出门时家里面的用电一切正常,中途就接到供电所的电话,说家里面的用电线路可能有问题……回家后供电人员就在门口等着呢。”花马池镇北塘新村村民张明成说。

  据了解,目前,花马池供电所对所有的供电线路都进行了监控,对用电保障做到最大化服务,对系统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反馈提醒,并根据问题,进行派送工单处理,保证客户对电力的正常使用。

  为保证整个工单的流程得到完整的溯源跟踪,国网宁东供电公司充分挖掘新技术,将供电业务与数字化形成工作合力,自主设计开发“重过载台区自动统计”“三项不平衡台区自动统计”“费控策略调整”等5项供电所适用应用场景,实现报表自动统计、批量补采等功能。5项场景在国网宁夏宁东供电公司花马池供电所应用后,每月可节约人工重复工作量70小时,促进供电所整体工作质效进一步提升,助力数字化供电所建设,实现基层一线减负增效。

  通过数字供电所运营监控平台,问题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基层运维服务更高效,服务从事后被动管控到主动预防转变,客户用电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

  在花马池供电所,该所供电服务人员正通过管理平台一键制定关联工单作业计划,并进行工作开票。生成的工作票将自动同步到手机“i国网”APP,实时共享给需要检查审批签字的工作人员,不仅节约了审批签字时来回奔走的时间,还避免了奔走期间纸质工作票被损坏的风险,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

  科技创新驱动积极发展,国网宁东供电公司扎实开展改革创新,通过打造数字化供电所综合示范建筑设计企业,让花马池供电所在统一感知、实物ID应用、精准主动抢修、大数据应用等领域有了新的探索,满足了客户多元用能需求。

  与此同时,数字化建设也大大转变了供电所传统的管理模式,推动基层管理由流程驱动转为数据驱动,数字化为基层带来的效益初步体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生产运维和经营服务加快供电所数字化进程,不断拓展和完善功能,最终实现供电所业务全链条、全方位数字化管理。”国网宁东供电公司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说。

  一场供电所的“数智”变革,正引领乡镇供电所逐步实现头雁带动好、基层基础好、融入融合好、党员队伍好、文化引领好、社会评价好,助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 通讯员 张兴邦、杨萱、郭辰晨)

  在《自然·电子学》杂志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塞姆龙芯片展示出显著的能效提升,其实现了超过3500TOPS/W(每瓦每秒万亿次运算)的卓越能效,超越现存技术35倍至300倍。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会导致人体组织忽然出现肿胀,对面部或喉咙等部位有影响。

  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在深入研究时代发展变化,正确分析内外环境的基础上,立足世情、国情、社情、才情作出的人才事业总体性谋划,是人才工作、人才发展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的有机统一。

  从中国气象局获悉,风云四号03批气象卫星研制工作日前真正开始启动。风云四号03批气象卫星包括D星、E星、F星三颗卫星,将在02批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数值天气预报、人工影响天气等应用领域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提高观测精度和定量化应用水平。

  我国西南地区记录了二叠纪末陆地生物大灭绝的发生过程,是研究低纬度地区陆相生物大灭绝的理想地区。”沈树忠表示,当今地球正经历快速升温趋势,需要非常关注两极地区陆地ECO的变化情况。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加密会商调度频次,联合中国气象局分析研判雨雪冰冻天气形势,点对点调度重点省份,针对性部署防范应对工作。要加强次生灾害防范应对、风险隐患排查,加强力量、物资、装备等预置布防,高效抢险救援救灾,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2月1日,跨径600米的世界最大跨径混凝土拱桥——广西天峨龙滩特大桥建成通车。大桥位于广西河池市天峨县红水河流域龙滩电站水库库区,全长2488.55米,大桥建成通车标志着南天高速全线贯通,南丹县至天峨下老乡行车时间将由原来的三个半小时缩短至一个半小时左右。

  2月1日,中央气象台首次发布冰冻橙色预警,这是自2010年我国设立冰冻预警标准以来发布的最高级别冰冻预警。 据中央气象台预测,今年这次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维持的时间、低温强度、冰冻范围尚不及2008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过程,但将是2009年以来冬季最强。

  纵观2023年,尽管英伟达等企业股价暴涨让行业看到复苏的希望,但全球经济提高速度放慢、高通胀和高利率仍加剧并延长了全球半导体库存调整周期。

  习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水平发展

  中央政治局1月31日下午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指出,科学技术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3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预计达12.8亿人次,实现稳中有增,我国中医药服务能力逐渐增强。透过数据看活力,这一张张实干担当的成绩单,正是中医药振兴发展新篇章的生动写照。

  近日,分布在青藏高原的濒危牛种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实现人工繁殖,这也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克隆西藏濒危牛。

  这款游戏由创梦天地自主研发,凭借其独特的射击玩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在国内市场赢得了玩家的热烈追捧,同时也在国际舞台引发广泛关注。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证明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封存可注入性良好,单井注入流量超24.3立方米/小时。

  每年冬季来临时,“追着太阳跑”的育种工作者往往会如候鸟一般跨越千里,来到位于海南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规划》以基地建设规划为基础,从增加南繁科研用地、提升育种平台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化农业国际合作、创新种业体制机制等方面,全方位推动南繁进一步提档升级。

  1月30日,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八次全员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期间,中国科协书记处套开扩大会议,就深刻领会党中央要求、贯彻全委会部署、深化科协改革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