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国家免费发房子|地球知识局

文章出处:欧变壳体 发表时间: 2024-01-18 09:03:17

  如今看来,苏联的解体似乎宣告了这场辩论的胜负。但在那时,却是赫鲁晓夫占了上风。当赫鲁晓夫看到尼克松展示的一间价值1万多美元的

  “在美国,要得到这房子得有钱才行。而在我们这儿,你只要生为苏联公民就够了。如果美国公民没有钱,那就只能睡大街。”

  二战时期,苏德战场的惨烈程度,堪称欧洲之最。但苏联人战斗得很顽强,光是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巴甫洛夫大楼坚守的时间,就超过了整个法国。

  为了保卫祖国,苏联军人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就算敌人占领了厨房,我们也要在客厅继续战斗下去”。

  这句话,在苏联许多城市同时应验了。布列斯特的残垣断壁、斯大林格勒的破瓦碎砖、列宁格勒的满目疮痍都见证了这一切。

  战争结束时,苏联在战火的摧残下满目狼藉。城市中约7000万平方米的住宅被毁,这相当于苏联全体城市居民住房面积的一半。

  整个苏联一片废墟,数量庞大的人口失去了栖身之所。于是从1946年到1950年的苏联第4个五年计划,政府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恢复生产、战后重建上。

  在斯大林时期,苏联住房建设基金中建设集体住宅的比例,从15%一下子拔高到了63%。通过集中规划、统一实施,并引入预制板等新建筑材料。到1950年底,苏联新建和重建的住房面积达到了1亿平方米。

  但是这1亿平方米,也只是勉强填补了战争捅出的窟窿。苏联建设集体农庄、大规模工业化,把大量的农业人口送到了城市的工厂里,这部分人的安居工作同样是个大窟窿,而且没有正真获得妥善处理。

  这里边,有部分原因要归咎于当时的建筑理念。那时的建筑艺术,被视为展示理想的社会秩序的重要环节。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该时期的建筑在美观上达到了新高度。斯大林式建筑糅合了帝俄风格、文艺复兴和苏维埃审美,呈现出一派“斯大林新古典主义”的特征。这些建筑装饰典雅、布局对称,气势庄重。

  莫斯科国立大学、库德林广场大楼都是斯大林式建筑的经典之作。我国的上海展览中心,和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也属于这类风格。

  好看是好看了,但问题是它造价贵啊!斯大林时期的集体住宅成本居高不下,如果是在国民住房问题较为缓和的时候这么搞还好。然而,1950年苏联市民人均居住面积才不过4.896平方米。

  在这种情况下还考虑美观,就显得有一点儿穷讲究了。而苏联人的住房问题,要到赫鲁晓夫时期,才基本得到了解决。

  赫鲁晓夫曾说:“直到斯大林去世,领导层才意识到苏联的住房短缺有多严重。”

  当然,责任不应全算在斯大林头上。这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是尚未成熟的计划经济对市场缺乏嗅觉的体现,但更多的是纳粹德国对苏联的破坏。

  1954年末,赫鲁晓夫就对斯大林时期的建筑理念进行了批判,他说:“他们把建筑从美学上理解为一种艺术活动,而不是满足苏联人民迫切地需要的一种手段。是他们把人民的钱花在了没人需要的美上。”

  在赫鲁晓夫的推动下,一种他过去主政莫斯科时采用过的建筑形式,在全国范围内被大力推广。这种建筑,后来被称为“赫鲁晓夫楼”。

  这种建筑不仅在外形上十分朴实,在用料上也抛弃了斯大林时期的砖木材料,而是采用灌浇的水泥预制板。这种材料价格低,而且快速缩短了建筑工时。只要把预制板运到建筑施工工地,像拼积木一样拼装上就好。

  这种建筑形式优点突出,但缺点也同样明显,赫鲁晓夫楼的整体性很差,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抗御能力十分低下。但在地质条件较为稳定的东欧平原,其实够用了。

  按苏联当时的规定,5层以上的楼房需要加装电梯和垃圾通道,所以赫鲁晓夫楼公寓索性全部建成4层或5层。

  为了追求低廉的造价和最短的建造时间,赫鲁晓夫楼摒弃了一切花里胡哨的装饰,房型也不加区分。大量的标准住宅楼在全苏联如同复制粘贴一般拔地而起,让所有人都住在这种相同楼型、户型的房子里。

  赫鲁晓夫楼存在居室数量的差别,一般按照共同生活的亲属数量进行分配。这样就没有差距,没有贫富分化,这是赫鲁晓夫对于的理解。

  在苏联电影《命运的捉弄》中,住在莫斯科的男主角醉酒后误登了飞往列宁格勒的飞机,但相似的建筑让他都没意识到自己身处另一个城市。

  到了那里,他凭着记忆,穿过一段林荫大道,进入公寓住宅区,数着单元上楼,然后一推门发现:哎,这不是我家!

  许多人认为,赫鲁晓夫楼就是我国以前的那种“筒子楼”。实际上这种观点不完全对,但筒子楼与赫鲁晓夫楼的建筑理念相同,都是以最低的成本,满足最多人的居住需求。

  当年我国一穷二白的状况,连到盖赫鲁晓夫楼都是一种奢侈,只能削减独立厨房、卫浴。于是,筒子楼这样的赫鲁晓夫楼的“迷你简装版”就诞生了。

  而真正的赫鲁晓夫楼,与我国许多地方的老式单元楼十分相仿,基本能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如今看来,赫鲁晓夫楼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层高过低、卫生间狭小、房屋保暖性差等等。由于苏联寒冷的天气,当时就有人把赫鲁晓夫楼称作“赫鲁晓夫的冰箱”。

  苏联的大多数国民,对于赫鲁晓夫楼是支持的。毕竟,国家免费分配房子,在整个人类历史当中都不多见。

  依靠着遍地开花的赫鲁晓夫楼,赫鲁晓夫距离他的承诺“确保到1980年,每户家庭都能在属于自身个人的住宅里迎接的到来”,似乎慢慢的接近了。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免费房屋迎来一波升级——有了独立卫浴、宽敞的走廊、不用下楼就能扔垃圾的通道等等。而且,许多新式公寓层数都达到了9层,电梯自然也成了标配。

  但在数量上,赫鲁晓夫楼还是占据优势。这样,之前埋下的伏笔开始暴露——大部分赫鲁晓夫楼的设计常规使用的寿命只有不到30年。

  彼时,人们并不担心这样的一个问题。因为他们相信,到时候自然有人来解决这一个问题。说不定还能分到更大更好的房子。

  东欧剧变后,大多数赫鲁晓夫楼幸存了下来。在乌克兰清查历史问题期间,就有人质疑“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苏联时期留下的,为何需要选择不承认苏联呢?”

  俄罗斯也遇到过类似问题。叶利钦时期,俄国经济执行“休克政策”,对于解决住房常规使用的寿命到期的问题,也摆出一副装死态度。所以在俄罗斯民众看来,相比于相信叶利钦,相信上帝存在才是更理性的选择。

  直到2007年,普京才明确表态:“不要让我们的民众继续住在那些令人恶心的赫鲁晓夫楼里。”相应的,拆除工作开始进行。

  截止2017年,莫斯科还有60栋此类建筑没有拆除,而新的住房政策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行。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许多人认为是免费分房子、医疗教育免费等福利政策,压垮了苏联财政。

  但话又说回来,苏联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解体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正如否定一个人不应该否定其全部一样,苏联倒下了,并不代表它所有的政策全都是错的。

  不知道何时,我们已习惯了日益高涨的房价。“啃老族”也不再是一个可耻的标签。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想在城市里买房的话,掏空六个钱包是不可避免的。

  有所居,对每个人来说是刚性需求。石器时代的人们只需要花几天的时间,就能搭建起一座半地穴式房屋。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生产力出现重大变革,大批劳动力涌进城市。这些城市新住民的住房问题,成了世界性的难题。

  为此,数据平台Numbeo在统计了111个国家的房价收入比后得出结论——现代世界一套房子的价值,平均等于一个家庭12年的总收入。

  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或多或少的试图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目前,全世界有10亿人居住在城市贫民窟里。

  据联合国的预测:随着贫富差距拉大,农村人口破产速度加剧,10年后这个数字会扩大一倍,达到20亿。

  在这种趋势下,东欧地区却没再次出现大规模的贫民窟社区。除了人口流失之外,大量苏联时期住宅楼的存在也是一个主要的因素。